为加大供销合作经济发展力度,平昌县供销社按照综合改革方案,全面整合市场资源,激活经营要素,理顺内外关系,重点发展了三类业务。一季度购销利完成年度目标达三成,创历史最佳水平。
一是推陈出新,巩固传统实体业务。区别传统经营业务组织形式,以改进营销策略促进经营份额提升。对生产资料、烟花爆竹、食盐等网络业务,立足区域特点,调整产品对接方式,以最捷的运输路线、一线同向配送、一店配套配送等方法,节约流通成本;以周转速度、资金占用时间、平均差价率等指标考核,提高经营质量。对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收购业务,改进收购方式,建立产业大户“订单”直购和区域性经纪人联购制度,加强季节性突击收购和约时定点计划收购的管理,保证经营资源按时入库;同时,加强与商家、厂家、超市等客户的衔接,大宗产品直收直调,小宗产品定时集结调拨,减少转运环节,缩短库存时间,降低经营费用。对工副食品合作业务,引领业主改进货源采购方式,建立供货体系,接受直接配送,减少采购费用;同时,完善合作经营责任制,加强业务目标和服务质量管理,提高便民服务水平。
二是巧推强促,拓展新型服务业务。坚持宣传引路,通过广泛投送宣传资料、召开推介会、组织品尝会等宣传推介活动,让社会和市场了解巴康食品材料绿色无公害、秘制工艺、传统美味等特性和“零”添加特点,翰林酒原料自产、传统精酿、窖存原浆等特色品质,让群众真正了解、乐于接受、长期消费,引领消费新时尚。坚持点面布网,每个片区建立一个新业务代理、经销机构,与生产厂家和龙头企业对接,安排流转计划,建立区域连锁网络,开展配送经营;每个乡镇发展一个新业务骨干专卖门市,牵头组织经营;以利益和品牌为结合点,把符合条件的超市、便民店、综合服务社、酒店纳入配送范围,广泛建立终端网点,多极、多层、多点运营新业务。
三是优选优育,发展电子商务业务。建设电子商务体系。以“厂家网”为载体,对接县级龙头企业,办好示范店,全力推广,形成“乡镇中心、村社终端”电子商务网络,以电商店填补乡村网点空白,全面恢复供销社服务体系。培育农村物流主体。争取“厂家网”电子商务乡镇中心店资质,对接县级各大物流公司,担负便民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责任,开展“送货上门”物流配送业务,建成农村物流配送载体。保持股额配置原则。对龙头企业在辖区规划的电子商务门店及设施推行“参股不控股”的投资形式,坚持“每店必参”的决策部署,以全面的股东话语权构筑区域电子商务网络,承接龙头,承载片区监管和调控职责。打造线上双向物流。建立线上经营目标体系和利益分配体系,完善经营责任制和考核制度,加强地方土特产品上线销售和工业品线上购进业务的组织、策划和实施,坚持收购入户、送货入户的服务目标,推进网上双向业务与实体双向业务同步发展,把便民、利民、惠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。